教育孩子獎勵好,還是懲罰好? 專家:都不是
教育孩子獎勵好,還是懲罰好? 專家:都不是
獎賞和懲罰都是有條件的,但父母的愛和尊重應該沒有條件。
「快要到上床時間前,兒子又『歡』起來。又來了。」
一名父親向美國兒童身心發展心理治療師海瑟‧特金(Heather Turgeon)訴說家裡每天上演的戲碼,只要上床時間逼近,兒子就會開始固執地忽視父母所有的要求,並且一聽到「睡衣」這個詞就情緒崩潰。
這對父母問了治療師一個所有爸媽大概都問過或想問的問題:我們究竟該嚴厲地收起他正在玩的玩具,逼他立刻就寢(懲罰),還是當他自己乖乖上床時,給他貼紙或禮物(獎勵)?
許多父母是在懲罰中長大的,所以很可以理解當自己的孩子在「歡」時,他們也想使出這個策略。但是,懲罰比較會加劇衝突,甚至阻斷孩子學習。懲罰會引發攻擊或逃避反應(fight-flight response),意思是額葉皮質的複雜思考(sophisticated thinking)變暗,基本防衛機制則活躍起來。
懲罰會讓我們不是想反抗、就是覺得受到屈辱、產生憤怒情緒,抑或是壓抑感受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反抗期情緒只會到達高峰。
所以,獎勵是一個比較正面的選擇,是嗎?
別那麼快下結論。獎勵就像是懲罰的秘密雙胞胎。使用過這招的家庭大概很能理解,因為獎勵只能暫時性的規範一個小孩,久了之後,效果就會減弱,甚至還會引發孩子問:「那我可以得到什麼?」
數十年來,心理學家頻頻提醒我們,獎勵可能降低人們自然的動機以及愉悅感。比方說,天生喜歡畫畫的孩子,當進入了實驗環境,研究人員開始付錢請他畫畫,久了之後,只要沒拿到錢,孩子就少畫許多張畫。
同樣的,為了教孩子懂得分享,而給他們獎勵,久了之後,他們便會覺得,這次我沒拿到獎勵,為什麼要分享。
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「過度辨證效應」:因為提供外在誘因,而使個人的內在動機或興趣減弱,如果外在誘因消失,行為可能也跟著消失。
獎勵也可能降低創造力。有一個經典的研究是,一群人被給了一套工具,讓他們用這套工具解決研究人員賦予的任務。而被告知解決問題後會有獎勵的一群人,總是比其他人要花更長時間才能解決問題。換句話說,獎勵縮小的人的眼界,人腦不再自由奔放,我們彷彿看不到了許多可能性。
其實不管是懲罰或獎勵,都是基於一個假設:孩子需要被控制,需要被大人捏出該有的樣子。但我們也可以翻轉這樣的思考,把孩子當作是有能力、願意合作、有團隊精神,且願意努力的人。當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孩子,便會發現我們和他們講話的方式,會有很大的改變。
獎賞和懲罰都是有條件的,但父母的愛和尊重應該是無條件的。其實,當你愈是願意聽孩子說話,你會發現,他們也愈願意聽你說話。
以下帶來幾點建議,可以改善對話也改善孩子行為。
不要說:對XXX好一點,要分享你的玩具,不然等一下沒電視可看。
你可以這樣說:嗯,你還在努力想著怎麼分享你的玩具,我知道,其實一開始,分享的確不容易,還會讓你有點生氣。你可不可以想一想,怎麼樣可以一起玩?如果需要幫忙,再告訴我。
看到孩子深層的情緒,那可能是餓了、想睡了,或是在新環境讓他不開心。如果是這樣,把自己當成是他的夥伴,想幫著一起解決問題,而不是以「控制」為出發點。
不要說:如果你清理房間,我們晚點就去公園玩。你最好趕快,否則就別去了。
你可以這樣說:當你把房間整理好,我們就會去公園。我等不及了,需要幫忙時跟我說。
動機很重要,向孩子表達「我相信你是想幫忙的、願意合作的。我們是一個團隊。」這與拿獎賞在孩子面前晃不一樣!
不要說:叫你好好玩溜滑梯不聽,你去罰站好了。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?
你可以這樣說:你好像玩得太瘋了唷,我看到了!我要把你帶離溜滑梯囉,因為這樣玩不安全。不然你先自己想,怎麼玩才安全。
懲罰的概念是,「你要為你所做的付出代價」。但其實看看上面這種說法,是不是可以提出正確的指正、帶出限制,但又沒有到懲罰的地步呢?以下也是類似的例子。
不要說: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,這不能接受,我要沒收你的手機。
改成這樣說:哇,你真的很生氣,我聽到了,但你不可以對媽媽說那樣的話。我先把你的手機收起來,讓你想一想,等你準備好了,跟我說你在煩什麼。我們一起來想該怎麼辦。
其實,不管是多麼「不可理喻」的孩子,多麼「歡」的時刻,家長們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應對:「我看到了。我在這裡聽你的感受,以及幫你忙。我站在你這邊,我們一起來想該怎麼辦。」
好話一句~【平安是福 快樂是慧】
留言列表